更新于2017-11-23 ·閱讀:160
根據小程序近期卓越的市場表現,企業可能要重新思考小程序的真正價值。
小程序真的沒有流量紅利嗎?
雖然小程序問世的初期階段并沒有出現所謂的“流量紅利”,但其用戶量在4月份之后就出現了明顯攀升,8月份約有15000萬臺設備使用過小程序,實現了成倍增長。有了前期的穩妥布局,后續的集中發力便有了顯著的效果:面向個人開發者開放和門店小程序等能力的接入迅速降低了開發門檻,吸引了大量商戶涌入;公眾號關聯、附近的小程序等入口的逐步開放,也帶來了爆發式的流量增長。
小程序入口的多樣化和微信支付的易用性,縮短了用戶在線下場景獲取服務的路徑。未來小程序的線下流量預計將超過30%,成為用戶通過微信獲取線下服務的重要樞紐。
用小程序也可以做自己的“美團”
根據網上公開數據及即速應用后臺數據復合計算得出,在小程序消費類別分布中,排在前五的依次為餐飲外賣、水果生鮮、服裝鞋包、生活用品、交通出行,其中餐飲外賣占比位居首位,達到26%。上述行業在一二線城市中的微信支付環境發展都已經較為成熟,自然就為小程序帶來了巨大的用戶流量。另外,小程序推廣方式的多元化,會讓很多已經入駐美團等綜合平臺的商家愿意為獲取精準用戶而做出更多嘗試。
報告指出,微信小程序消費用戶中,女性占比偏高,達到57.35%;年齡段也基本集中在35歲以下。這一消費群體的中高付費意愿較高,因此也會推動小程序中大宗消費需求的增長。
以上數據說明,小程序已經在餐飲外賣和零售電商等領域積累了一批習慣高頻次消費的高質量用戶群體,未來還會繼續深入到其他行業。小程序發展初期以純工具型的類別為主,變現模式較為模糊。而現在小程序在支付領域的價值已經凸顯,這將刺激微信支付現金流進一步擴大。微信支付市場滲透率的增加,也會反哺小程序生態的擴張。
社交+電商?小程序還能這么玩
報告顯示,電商、餐飲、休閑娛樂、教育、旅游出行等行業領域的小程序一直在訪問量有著持續的高速增長,其中電商和餐飲的流量環比增長甚至在5月份分別達到了89%和92%。而小程序用戶在這些行業領域的小程序上消費意愿尤為明顯,因此流量的增長自然也帶來了商業類小程序的訂單增長。可以看到,從5月份開始,上述行業的訂單量環比增長均保持在15%以上。
不過,這些小程序的月流水環比增長并沒有和訂單量的環比增長趨勢一樣迅猛,直至5月份才有明顯增速的勢頭,其中電商類小程序的月流水環比增長比在8月份時達到了62%。可以看出,在一開始沒有摸清小程序的變現形式前,商家傾向于用小額商品試水,在獲得積極的市場反應后,開始增加大額商品的鋪貨量,尋求更多的盈利空間。接近10%的電商商家將小程序作為核心營收來源。
值得一提的是,在小程序開發工具即速應用提供的眾多小程序營銷組件中,使用秒殺和拼團組件的用戶最多,分別占比14.6%和12.3 %。會員卡、集集樂、預約、外賣等營銷功能也備受商家青睞。借助微信天然的社交屬性基礎,許多電商小程序似乎已經找到了區別于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的獨特營銷模式。
傳統的電商平臺從產生購買沖動到完成交易一共要經過7個環節,而小程序的購買流程則更加簡潔,從接受商品推薦到完成購買只用4個環節就能搞定。這將有效改善傳統電商模式下用戶逐級流失的情況
可以說,小程序在一定程度上充當了孵化平臺,創業者和個體商戶可借助小程序迅速完成首批用戶的積累。另外,微信小程序也為其他超級App提供了可借鑒的“小程序”模式,目前支付寶小程序、小米直達號等已經緊隨其后開始探索市場。
2018年小程序流量入口將進一步擴大
微信的三大核心功能就是社交、內容、支付。而小程序作為微信生態一個部分自然也帶著很強的社交屬性,尤其在連續開放群分享、社交立減、拼團等社交屬性極強的功能能夠迅速讓小程序產生裂變,例如蘑菇街小程序利用社交立減金舉辦活動,在12天的時間里迅速吸引了50萬的用戶。
近期微信訂閱號面臨改版的消息頻頻傳出,極有可能改為類似今日頭條的用戶千人千面推薦形式。如果真是如此,公眾號內容的點擊率將大幅增加。這會推動小程序和公眾號進一步融合,內容+電商小程序也將成為商家們熱衷的營銷模式。另外在微信最新的一次更新中小程序可以直接跳轉外鏈,也就是說未來小程序可以承載更多的內容。這個功能的出現無疑給小程序內容電商開啟了一個新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