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400-0033-166
萬商云集 - 企業數字化選用平臺

企業首選的

數字選用平臺

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式

2021-01-11 18:13:31 閱讀(1898 評論(0)

企業的品牌建設,百年成之不足,一旦毀之有余。企業必須建立自己的品牌戰略,提高品牌附加值。企業應該針對自己的產品和服務的特點,選擇好商標、商號,不要跟風,不要攀附名牌,不要搭便車。隨著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不斷深入,企業在專利、商標及版權的各個板塊開始注重申報及管理,但現階段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存在的問題還比較明顯,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式

圖片來源于網絡



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存在的問題


1.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淡薄


知識產權作為企業的無形資產,不能像有形資產一樣直觀的給企業帶來利潤,因此,國內大多數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對知識產權保護的投入不足。從根本原因上來說,是企業領導班子對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淡薄,不能真正的看到無形資產在參與企業競爭中發揮的不可低估的作用。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對知識產權的獲取缺乏主動性。企業有新的創新成果,有新的商標保護和推廣方案,有新的著作權涌現,企業領導不能意識到趕快尋求相關途徑加以保護,而是斤斤計較前期投入的一些費用,導致因小失大,最后損害的是公司的利益;其二,對知識產權的引進存在盲目性。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引進新技術、新設備時,缺乏對新引進技術和產品的市場調查,對已經是市場流通的公知技術花費較大投資,卻又喪失真正對企業有推動作用的新技術,新產品。甚至為了滿足申報項目的需要,高價受讓毫無利用價值的專利,給企業帶來不小的損失。

 

2.被動出擊,知識產權保護缺乏主動性

 

對于一些規模稍大的企業,雖說在知識產權管理前期申請并積累了大量專利、商標、著作權、商業秘密等知識產權,但普遍存在的是將其置之一旁,不聞不問,等到別人針對自己的專利提出無效宣告請求了,等到自己的商標被人異議了,等到很有價值的商業秘密泄密了,才突然想到需要尋找市場中的侵權人,需要關注競爭對手的專利及商標布局,需要申請商業秘密保護,尋求自己的合法權利。被動出擊,勢必更加容易陷入別人已經設好的圈套,丟失市競爭的主動性。

 

3.市場敏銳性不高,錯失維權良機

 

企業參與了市場調查,但由于調研人員自身素質、專業技術水平的不足,對市場上侵權產品或方法的把握和判斷不準確,或者跟蹤及時,耽誤取證良機,導致侵權方及時隱蔽了侵權設備或者更改了產品制造方法,使企業錯失維權良機,造成企業不同程度的損失。

 

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建議

 

企業的無形資產已經成為企業營營利財富之源,甚至可以說,保護無形資產就是保護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大型企業在無形資產尤其是知識產權保護上已經初步形成較為完善的機制和比較成熟的做法,對于占絕大多數的中小型企業而言,我們建議在借鑒大型企業成功經驗的同時,還要重點把握以下幾方面:

 

1.及時確權

 

實踐中,我們建議企業及時對知識產權如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商業秘密、地理標志等無形資產進行確權,明確上述無形資產的歸屬。把握知識產權保護的主動權。對產品或方法所做的改進要及時申請專利,品牌的延伸要以商標加以保護,對新的計算機軟件等著作權要盡快申報版權登記,盡可能多樣化,全方位,交叉式的對自己的知識產權加以保護,不給任何別有用心之人裝空子的機會。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企業對專利類型的把握十分重要。如果專利技術本身具備申報發明專利的條件,盡可能的以發明專利加以保護,形成更穩定、更長時間的專利權利。

 

2.建立知識產權監管機制

 

在企業內部建立知識產權監管機制,長期持續的監控、跟蹤和管理涉及專利、商標、版權等的最新動態,了解企業內部及競爭對手的最新發展和變化,能夠更加主動的加以維權,避免自己的知識產權受到侵犯。實踐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在企業內部成立專門的知識產權監管部門,建立比較完善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是知識產權管理按部就班,有條不紊的得以開展;企業還可以委托有代理資質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托管知識產權監管事務,依托代理機構的專業優勢和有利條件,使知識產權監管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主動保護,敢于應對知識產權糾紛

 

在知識產權保護上,企業既要積極尋找市場上盜用技術,損害企業利益的小商小販、甚至規模較大的企業,擅于通過一切途徑解決知識產權糾紛,還要有勇氣接受來自別的權利人的侵權訴求,敢于正面應對知識產權糾紛,尤其是來自國外的跨國知識產權糾紛,以堅定的信息和無比的自信打贏知識產權保衛戰。

 

4.制定和完善知識產權戰略設計,增加預警機制

 

對于規模較大的公司,尤其是在國際市場上比較活躍的大型企業,制定和完善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就顯得尤為重要。對企業的專利、商標及版權從戰略高度加以把握,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加以推進,盡可能全面保護自身產品的同時,合理規避他人專利的保護范圍,避免找來不必要的麻煩。咨詢和委托服務機構和專業人士,建立長效的預警機制,尤其是海外預警機制,為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掃清不必要的障礙

 

5.知識產權維權突出重點、各個擊破

 

對于侵權方較多的情況,企業除應盡早調查取證,固化侵權證據外,還應該分析侵權產品數量、使用規模、侵權地域等因素,突出重點,各個擊破。對于已經結案的,要通過各種正當的法律手段,務必保證判決的嚴格執行,真正要侵權企業認識到侵權的危害,否則,侵權訴訟只能成為企業維權的紙老虎,無端增加訴訟的開支而已。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