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400-0033-166
萬商云集 - 企業數字化選用平臺

企業首選的

數字選用平臺

一、扎根達川,打造烏梅種苗繁育核心基地* 達州市達川區小港藥材專業合作社依托百節鎮、景市鎮的自然生態優勢,專注烏梅種苗繁育十余年。作為達川區林業科研合作的示范單位,合作社采用“優選母本+科學嫁接”技術,確保種苗抗病性強、成活率高。目前,基地年供應優質烏梅苗超30萬株,覆蓋川東地區80%以上種植戶,成為區域烏梅產業鏈的“源頭引擎”。
二、科技賦能,推動“達梅1號”品種升級** 合作社深度參與省級烏梅良種篩選項目,聯合科研團隊從200余個本地品種中優選出“達梅1號”和“達梅2號”。前者以果實飽滿、酸度穩定著稱,后者則適應性強,適合丘陵地帶種植。通過建立種質資源庫和對比試驗田,合作社成功將優質品種推廣至周邊6個鄉鎮,帶動畝產提升20%以上。
三、產業協同,助力達川區經濟林轉型** 達川區烏梅種植曾面臨品種雜亂、管理粗放等問題。小港合作社通過“基地+農戶”模式,提供種苗、技術指導、保價回收等全鏈條服務。例如,景市鎮種植戶王建國在合作社支持下,將10畝低效林地改種“達梅1號”,三年后年收入突破8萬元。這種“科技種梅”模式已吸引200余戶家庭加入,形成連片種植區超5000畝。
四、生態與經濟效益雙贏** 烏梅林兼具經濟與生態價值。合作社在百節鎮推廣“林藥間作”模式,引導農戶在梅樹下套種黃精、芍藥等藥材,每畝增收3000-5000元。同時,成片梅林有效改善了水土流失問題,成為達川區生態修復的典型案例。2022年,該模式被納入省級林業科技推廣項目。
五、未來展望:從種苗到品牌的全鏈升級** 合作社計劃建設烏梅深加工試驗車間,研發梅干、梅酒等高附加值產品。通過與電商平臺合作,推動“達川烏梅”地理標志品牌建設,打通從田間到消費終端的完整產業鏈,力爭未來五年帶動區域產值突破2億元。
常見問題解答(FAQ) 1. “達梅1號”品種適合哪些地區種植? 答:該品種適應性強,在海拔500米以下、土壤pH值5.5-7.0的丘陵地帶表現最佳,尤其適合川東氣候條件。
2. 如何辨別優質烏梅種苗? 答:優質苗應具備根系發達、嫁接口愈合良好、主干無病蟲害等特征,建議選擇合作社直供的標準化種苗。
3. 百節鎮烏梅種植有哪些政策支持? 答:達川區對連片種植20畝以上的農戶提供種苗補貼和免費技術培訓,具體可咨詢當地林業站。
4. 烏梅種苗從定植到掛果需要多久? 答:采用嫁接苗通常3年試果,5年進入豐產期,科學修剪與施肥可縮短投產周期。
5. 合作社是否提供種植技術指導 答:是的,合作社定期開展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實操培訓,并為簽約農戶提供全程跟蹤服務。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