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400-0033-166
萬商云集 - 企業數字化選用平臺

企業首選的

數字選用平臺

電商系統規模布局與企業的業務模式和發展空間的關系

2020-09-25 11:55:53 閱讀(483 評論(0)

電商系統規模布局與企業的業務模式和發展空間有極大的關系,企業在進行電商系統構建初期一定要有長足的規劃和長遠的眼光,要設置清晰明確的電商系統架構規模。互聯網是一場不可逆的變革性發展,企業在數字化的進程中沒有退縮的機會,所以在起步的時候就需要有晚上的規劃和目標,幫助并激勵企業快速前行。


電商系統規模布局與企業的業務模式和發展空間的關系

圖片來源于網絡



電商系統的規模的架構原則是業務平臺化,相互獨立;核心業務、非核心業務分離;區分主流程、輔流程;隔離不同類型的業務。電商系統要兼顧效率和性能;低成本,增加服務的重用性;高擴展,系統架構簡單清晰;高可用,自動化運維。


京東商城系統,融合了自營模式、商城模式、三方平臺等模式,跟淘寶、天貓以商城模式為主的電商系統相比,業務模式上要豐富很多,包括許多WMS、TMS、OMS的部分。國內中小型電商公司,可以學習京東的業務架構,因為業務模式上相近一些。


在社交平臺和算法媒體成為主流的今天,內容輸出和信息分發的模式都在變化,反映到電商行業就是用戶購買行為的重構。電商時代,用戶到淘寶、京東購物都是主動搜索,首先是需要什么商品才會考慮登錄哪個電商平臺。現在不一樣了。你可能當下什么都不缺,也沒有購買計劃,但你在看直播的過程中,面對那些并不在急需物品列表中的商品,卻完成了購買。這種被動購物邏輯,就是從電商時代人找貨到算法媒體時代貨找人的演變。


這種演變導致電商系統規模也發生著改變。類似天貓、京東這類電商網站,訂單數據一直在膨脹,每年產生個一兩千億那都是正常,阿里在2016年的雙十一那天,平均每一秒鐘就產生15.7w筆訂單,當天大概產生了15.7*10000*86400=13,564,800,000,135.65億數據,而2019年天貓雙十一訂單為12.92億。像這樣超大規模訂單的數據存儲,如果事先沒有設計好可擴展的數據架構方案和容災方案,電商系統肯定會抵達性能瓶頸值,成為限制業務發展的難題。


疫情期間商家積壓的庫存以及消費者長時間的居家生活推動了直播電商的火爆,直播帶貨逐漸發展成為各大電商平臺甚至短視頻平臺的標配。直播電商很大程度上屬于導購電商的一種新模式,相較于傳統的圖文模式,它更具視覺效果,氛圍感染性強,但在決策效率方面卻不見得比圖文模式更強。


電商系統規模必須具有拓展性,且隨著數據儲存量和用戶需求要有必要的橫向與縱向的延伸,以滿足企業應對當下發展局勢的需要,真正為企業在數字化洪流中增加穩定性。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