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400-0033-166
萬商云集 - 企業數字化選用平臺

企業首選的

數字選用平臺

判斷中小企業的標準是什么(2022年新整理)

2022-11-10 14:50:44 閱讀(188 評論(0)

  “中小企業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對于穩增長和穩就業意義重大。穩住了中小企業就穩住了經濟的基本面。”

  截止2019年底,我國中小企業數量已超過3000萬,具有“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創造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

  中小企業是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穩定社會、發展經濟、推動創新的基礎力量,是構成市場經濟主體中數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業群體。

  說到這,不知各位有沒有想過,中小微企業到底是如何劃分的呢?各行業的劃分標準和依據又是什么呢?

  為了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多部門曾聯合制定了《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是根據企業營業收入、從業人員及資產總額等指標,結合行業特點制定的。

  需要注意的是,中型和小型企業須同時滿足所列指標的下限;而微型企業只須滿足所列指標中的一項即可

  工業包括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交通運輸業包括道路運輸業,水上運輸業,航空運輸業,管道運輸業,多式聯運和運輸代理業、裝卸搬運,不包括鐵路運輸業;

  倉儲業包括通用倉儲,低溫倉儲,危險品倉儲,谷物、棉花等農產品倉儲,中藥材倉儲和其他倉儲業;

  信息傳輸業包括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互聯網和相關服務;

  其他未列明行業包括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以及房地產中介服務,其他房地產業等,不包括自有房地產經營活動。

  中小企業的經營范圍幾乎涉及所有的競爭性行業和領域,除了航天、金融保險等技術、資金密集度極高和國家專控的特殊行業外,廣泛地分布于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的各個行業。

  尤其是集中于一般加工制造業(服裝及纖維制品,電子及通訊設備制造,塑料制品,紡織,電器機械及器材制造,金屬制品等行業)、農業、采掘業、建筑業、運輸業、批發和零售貿易業、餐飲和其他服務業等。

  中小企業劃型標準,對研究和實施中小企業政策,加強分類指導和推動中小企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