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改革對企業商家有哪些影響
2018-09-30 09:52:00 閱讀(724)
近日個稅改革調整的草案重磅公布,國家規定將個稅起征點由原來的3500元/月標準提高到每年6萬元,即5000元/月。這項改革措施惠及了絕大部分的工薪階段人員。新個稅法于 2019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2018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最新起征點和稅率。
按照現行個人所得稅法,工資、薪金所得的基本減除費用標準為3500元/月,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減除20%的費用。草案將上述綜合所得的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提高到每年6萬元,即5000元/月。
財政部部長劉昆當日在作草案說明時說,這一標準綜合考慮了人民群眾消費支出水平增長等各方面因素,并體現了一定前瞻性。按此標準并結合稅率結構調整測算,取得工資、薪金等綜合所得的納稅人,總體上稅負都有不同程度下降,特別是中等以下收入群體稅負下降明顯,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增強消費能力。
個稅起征點調整對企業商家有什么影響
個稅調整對于工薪階層是眾望所歸,對于老板也是這樣嗎?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個人的福利得到保障,商家自然能留得住員工了。據了解,草案還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優化調整稅率結構,擴大較低檔稅率級距。企業如能正常履行義務,員工的福利就會更有保障。
從不同地區看,東部地區的平均工資水平明顯高于中西部地區以及東北地區,同時管理層級人員的工資水平也明顯高于普通員工。所以對于個稅免征額提高,對于收入較低地區和人員的邊際影響會更大,對于高收入群體而言,影響并不是很敏感。
其次,可以刺激商家消費。個稅免征點提高,對于居民而言,確實能夠獲得更高的稅后收入,居民收入水平在不斷提高,如此消費者口袋的錢將更充足,這有利于刺激消費,引發消費升級,商家也因此受益。
此次個稅修正草案還對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適用。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城市買房或買車搖號對個稅有一些要求,比如北京小客車搖號不僅要求社保連續5年,個稅也要連續5年。新的個稅調整之后勢必對一些有此需求的員工有影響,可能會到達不了起征點無法交個稅。如果想要滿足員工交個稅的需求,企業就要增加用工成本。
個稅起征點調整對消費者的影響
此次即將出臺的個稅改革到底對我們個人有何影響。
我們來粗略算一筆賬:
以月薪1萬元為例,起征點為3500元的情況下,扣除標準的五險一金繳納金額,每月要繳納個稅323元。如果起征點提高到5000元,在現行稅率下,每月繳納的個稅降至83元,也就是每月收入多增加了250元。
修正草案中除了將個稅起征點調整,還增加了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其中專項扣除指我們通常所說的五險一金,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支出。
總之此次的個稅調整無論是對企業還是個人,都是一個好的影響,究竟好在哪里,通過上面的介紹應該都比較了解了,都減少了經濟方面的負擔,其實個稅調整的目的也正是在這里。因為國家發展強大了,也該適度的降低人民的稅收負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