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網站建設資訊:傳統營銷方式對農產品流通的制約及網絡營銷對流通的好處
2019-04-11 09:42:36 閱讀(366)
在我國,農產品流通不暢已成為阻礙農業和農村經濟健康發展、影響農民增收乃至農村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農產品流通反復出現結構性、季節性、區域性過剩,農業增產不增收不僅僅是與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不到位有關,但更重要的是農產品經營者營銷觀念滯后、農產品流通方式、手段落后也是重要原因。我國傳統農業的營銷模式是從農業生產者一一批發商一零售商一一消費者,呈現金字塔結構。這種多層次銷售模式。
市場信息的形成機制和信息傳播手段落后,使農戶缺少靈敏的信息指導。大多數農民對農產品的生產與銷售的信息不靈,盲目跟風,只是靠聽廣播、看電視、再看左鄰右舍在種什么,自己就跟著種什么。今年什么好買,明年自己就種什么。農民缺乏快捷、準確捕捉市場信息的能力,更談不上科學的市場分析和預測,結果就是農產品多了爛、少了搶。因此,能為農民提供及時、準確的市場信息,就能為農民調優農業生產結構和增產增收提供可靠的保證。
農產品交易手段落后,交易市場管理不規范。傳統的農產品交易方式主要是一對一的現貨交易,現代化的大宗農產品交易市場不普及,期貨交易、無期合約交易形式更無從談起。這種現狀影響了農產品的交易效率。
單項式、多層次的農產品交易方式造成農產品流通渠道可控性差,信息反饋不及時,不利于形成農產品價格競爭優勢。在當前的農產品營銷方式中,通過農貿市場銷售還占主導地位,同時農產品流通過程中要經過農業生產者一一批發商一一零售商一一消費者等許多環節,從而使市場反饋信息嚴重滯后,經過的流通渠道不同也使得同一種農產品的價格差異大。
網絡鋪設跨時空,營銷機會成倍增長。互聯網的超越時空約束和限制進行信息交換的特點,使得脫離時空限制達成農產品的交易成為可能,經營者能有更多的時間和更大的空間進行營銷,如每周天,每天小時提供全球性的營銷服務。
網絡連接一對一,營銷溝通可互動。網絡互動的特性使消費者真正參與到整個營銷過程之中成為可能,消費者參與的可能性和選擇性的主動性得到提高。在這種互動式營銷中,買賣雙方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互動式雙向交流,而非傳統營銷的單向交流互聯網上的促銷也可以做到一對一的供求連接,使得促銷活動顧客主導化、理性化,并能通過信息與交互式交談,與顧客建立長期良好的關系網絡營銷可以連接傳送信息的數據庫等方式向顧客提供有關農產品的信息,供顧客查詢同時傳送信息的數量與精確度遠遠超過其他媒體,并能適應市場需求及時更新產品或調整價格,能更及時有效地了解并滿足顧客的需要。
網絡介入全過程,營銷管理大整合。互聯網是一種功能強大的營銷工具,它同時兼具市場調查、農產品推廣與促銷、電子交易、互動式顧客服務、以及提供市場信息分析等多種功能。網絡營銷從農產品信息的發布,直至發貨收款、售后服務一氣呵成,因此是一種網絡介入全程的營銷活動。
網絡運行高效率,營銷運作成本低。首先,網絡媒介具有傳播范圍廣、速度快、無時空限制、無版面約束、內容詳盡、多媒體傳送、形象生動、雙向交流、反饋迅速等特點,有利于提高農產品營銷信息傳播的效率,增強農產品營銷信息傳播的效果,大大降低農產品營銷信息傳播的成本。其次,網絡營銷無需店面租金成本,能減少農產品流通環節。再次,利用互聯網,農戶只需極小的成本,就可以迅速建立起自己的銷售網。將農產品信息迅速傳遞到市場中去。
最后,購買者可根據自己的特點和需要在全球范圍內不受地域、時間的限制,快速找到能滿足自己的需要的農產品并進行充分比較與選擇,較大限度地降低了交易時間與交易成本。